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,这个春天,禹城市2015年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小农水工程建成后投入了使用,1.6万名农户享受到田间自来水带来的便利和实惠。
阳春三月,正是春灌时节。在禹城市房寺镇南张村的大田里,村民杨传江正在给自家地里的小麦浇返青水。杨传江:“小农水一拧就出水了,跟自来水性质差不多。就在地头上,老婆孩子都能干”。
三个来小时,杨传江家的五亩地块就顺利浇灌完毕。而在以往,杨老汉想要浇地却没有这么方便。杨传江说:“原来浇地都在河里抽水浇,来回看阳沟,还怕水流出去”。
不光是省时省事儿,村民浇地的费用也不再平摊,而是按实际用水量收费,这就大大降低了浇地的费用。杨传江:“现在咱浇地也就是十五六块钱,过去二十多块钱一小时”。
不仅是杨老汉,在今年的春灌中,新建项目区里的群众无不感受到了工程建设带来的便捷和实惠。禹城市水务局小农水工程科科长 苑先东介绍说 :“2015年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区灌溉面积3.02万亩,涉及27个村庄,惠及群众1.59万人。”
禹城市2015年节水灌溉试点项目于2015年8月启动建设,项目总投资2926万元。为确保工程真正建成好工程、惠民工程。在建设过程中,工程建设者严把质量关。在工程建设中,建设者还因地制宜采用了不同的灌溉模式。
禹城市水务局小农水工程科科长苑先东表示:“根据水源的不同采用了三中灌溉形式。一种是泵站加管道的模式,控制灌溉面积2.1万亩。另一种灌溉形式是机井加管道的灌溉模式,控制灌溉面积0.77万亩。第三种自流灌区采用倒吸虹加U型渠模式,控制灌溉面积0.26万亩。”
三分建,七分管。工程建好了,如何使其发挥较大效益,禹城市还探索建起了“水管站 +协会+分会+用水户”模式。禹城市水务局副局长王颖表示:“我们本着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,在项目初期就组建工程监护机制。建立起了水管站、协会、分会的一中运行模式。逐级监督、分层管理,为工程的长期良性运行奠定了组织基础。”
现在,协会除了负责统一供水、统一灌溉、统一收费、统一管理,并对灌溉工程进行定期维护外,还协调村组之间、用水户之间的灌溉用水问题,减少纠纷,提高了灌溉效率。
禹城市水务局长副局长王颖表示:“今后我们将采取政府监督,市场引导的原则。以工程养管护,以管护保工程。实现养护组织的自我造血功能,使小农水工程走上有人管、有钱管,管得好、用的长的良性运行轨道。”